“在公路进入网络化时代以后,路网管理与出行服务工作还存在着路网式思维没有建立、体系不完善、职能定位不清晰、对出行服务认识不到位、业务开展落地难等突出问题,距离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很大差距。”在6月20日举办的2018世界交通运输大会高速公路出行服务论坛上,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主任李作敏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公路出行服务当前存在的问题
成绩大,提升空间也大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公路出行服务在这40年当中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公路网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出行服务体制机制逐步形成,政府引导的公路出行服务项目成绩斐然,政府主导的公路出行服务项目百花齐放……
然而,李作敏却并不满足于这些成绩:“从出行服务方面来讲,我们的公路工作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还远远没有到它应有的程度。特别是还远远没有达到政府应该重视的程度。”李作敏坦承,出行服务的顶层制度设计还比较缺乏,传统管理模式与互联网思维存在较大差距。李作敏认为,服务是公路的基本功能和本质属性,这是公路与生俱来的,但目前对其功能和属性的发挥方面做的工作还很不足。
一方面,国家基于公路出行服务提升出台的政策文件还很少,比如ETC全国联网、通信费发票“营改增”电子平台建设等部署的出发点还是节能减排和落实政策红利,很少是以出行便利的角度加以考虑。
另一方面,政府中尚无强有力的部门考虑出行工作,对建设和管理十分重视,但对服务的关注还不够。这些年对服务改善比较多的是运输服务,但其手段多是为了进行更有效、更妥善、更规范的运输管理。
另外,大数据跨界与融合深度挖掘方面刚刚起步、专门用于出行服务及出行信息服务的标准和规范不健全也是出行服务存在的问题。
交通强国,出行服务是关键
李作敏认为,做好出行服务的关键是要真正的提高认识,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人民公路为人民”的思想真正地落到公路工作实际当中去。公路不仅是通过建设提升公路基础设施的规模总量,也不仅是通过管理保护公路资产的完好,更重要的是通过服务,使公路的功能效率得以极大发挥,真正地造福人民群众。
当出行者有出行需要的时候,要能够提供高品质、可信赖的公路服务选择。当出行者开车上路前,能够便捷查询到及时准确的路况资讯、路径规划和分车型费率的权威信息,在旅行过程中可以安心放心舒心的享受到公路配套基础设施提供的全方位优质服务,一站式获取触手可及的各种旅游、餐饮、加油、住宿等丰富多彩的出行服务信息。当出行者离开公路的时候,要可以轻松实现公路服务与目的地服务的无感过渡、无缝连接。
“出行服务工作做得好或坏,开展得怎么样,应该说也是交通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李作敏认为,出行服务水平的高低应该是交通强国建设的关键性甚至决定性指标,应将其摆在应有的高度来认识、研究、规划和开展。
十个“新”,出行服务新方向
李作敏也对出行服务的提升有了完善的破题之道。
满足新需求,谋划出行服务新蓝图。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确立“出行服务的龙头地位不动摇”,这是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的核心职能。李作敏希望政府部门和各地交通部门都能把出行服务摆在重要的位置。
转变新思路,顺应公路发展新方向。我国经济发展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所以公路的发展重心也正逐渐的以路网规模扩张,转向提升路网质量和水平这一目标,所以我们的工作必须从建设为导向的发展管理模式逐步向以服务为导向的模式过渡,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按照全国服务一张网的思路,加快推进全行业纵向贯通、横向衔接,通过全新的路网管理体制机制和合作共享的服务体制机制,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推广新技术,提升公众出行新体验。新时代,互联网+等创新技术研究应用将为传统的公路服务带来巨大的变化,路联通、车联网、人互联、信息网络化传播与共享,成为公路交通的主要特征,因此、出行服务工作也要适应这些技术的变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成果,更好地服务公众出行。
拓展新渠道,构建出行服务新模式。要继续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发展方式,加大政府对市场化发展的支持力度,完善政府和企业的合作机制,统筹协调政府和市场关系,促进协调社会多方参与,构建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要通过动员社会力量,通过数据采集管理分析决策评价等多场景数据应用,充分发挥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在服务领域的价值,逐步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衔接、统一标准的智慧路网数据平台。
踏上新征程,开创服务公众的新局面。要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进程为指导,积极倡导路网管理部门与交通运输企业深入合作,鼓励与大型市场化出行服务商创新合作,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路服务投资与管理,探索通过战略合作产业联盟、合资共建等多种方式拓展公路出行服务模式,提高公路产品质量和供给效应。充分释放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红利,为出行服务的蓬勃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为未来智慧路网多样化信息服务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
文:本刊记者 冯涛
转载请注明出处。